Sunday, November 20, 2016




Sunday, 20 November, 2016
Kg Titigan, Tawau 慈濟一日義診


第一個病人

上午7:15 Salmia Binti Laba 一早來到學校,發現她是這次義診的第一個求醫者。在這一天的免費義診,登記處共有735 像她這樣的求醫者來登記求護理。

這天是2016年11月20日,星期日。慈濟志工,兩名人醫會醫生和五名地方政府醫生的共同聯合舉辦這場免費義診。地點在SK Kg. Titingan (Kg. Titingan小學)


(國際慈濟人醫會Tzu Chi Inter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簡稱 TIMA)

Kampung Titingan(雪房)是斗湖鎮一個貧民村。大多數村民來自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許多村民無居留証,從而使該村變成臭名昭著的非法“黑色地區”. 在斗湖的一個高犯罪區。

作為非法入境者,他們無權在當地政府診所獲得公共醫療保健。他們也負擔不起私人診所高昂醫療費。結果是嚴重疾病得不到醫療護理.

今天慈濟利用免費診所的機會為這些不幸的人提供一天的醫療護理服務。

一早到達臨時診所的Salmia Binti Laba ,便是第一個尋求醫療護理的病人。

她的第一個詢問是,這個免費的慈濟護理有否提供任何“血液測試”,如膽固醇測試。…………………………………………

Sunday, 20 November, 2016   Kg Titigan, Tawau 慈濟一日義診


------------------------------ ------------------------

在沙巴州,許多無居留証而不敢看政府醫生的患病貧民不計其數. 慈濟刻意來到他們的村子義診,給這些不便就醫的貧困村民提供所需的醫療服務.


在登記處,病人首先被問及他們身體不舒服之處, 然後志工分派他們到有关服務處: 初級醫療(GP)服務處或牙科服務處. 有病人兩者都去。


然後他們到等待區等待。在等候區服務的志工中有來自Lahad Datu的沈萍萍志工.

遠程而來的沈萍萍志工提早一天到達斗湖了. 同車還有她的丈夫張賜君志工.

Lahad Datu距離斗湖有150公里,需要2小時30分鐘車程。斗湖舉辦這次大型義診, 人手不足,需要許多志工. 這次義診成功,  Lahad Datu志工給了我們很多幫助. 來斗湖協助的Lahad Datu志工. 有沈萍萍, 張賜君, 梁智文等.

沈萍萍, 張賜君俩夫妻加入慈濟志工已經数年。為Lahad Datu慈濟服務。每當斗湖有盛大活動, 夫妻俩都过來。這次不例外。

義診,這可是萍萍志工第一次。“這是我第一次參與義診。 每一件事都是我的新經驗。 我學習到新事物,很開心。”


沈萍萍對慈濟的忠誠奉獻是受母親李鳳蓮的影響。


母親李鳳蓮多年來一直支持慈濟的活動。年老的李鳳蓮大德身為慈濟會員, 每個月都從日常費用節省的錢以會費捐給慈濟基金. 敦促孩子們為慈濟服務, 協助有需要的人.

正是母親開拓了福田, 沈萍萍今天繼續栽種母親的田地。

當被問及她今天參加義診服務的感受時, “我感得很高興能夠服務於有需要的人” 沈萍萍充滿熱情的說.



------------------------------ -----------------------------------------

在人群中有一個特殊的父親。他是當天唯一的華人。黃先生帶著兩個孩子來問診。

雖然Kg Titigan是菲律賓和印尼移民的貧民區,但村旁是一個私人住宅區,  住著不少華人. 而黃先生的房子碰巧就在義診區對面附近。


黃先生是前一天晚上最後一刻才知道慈濟要來義診。他立即決定來看看慈濟義診的中醫治療。他一直渴望可以看到好的中醫。

斗湖是以印尼人為主的無名小鎮, 只有很少的華人人口。一個有信譽的中醫醫生不會選擇來這裡開業。然而,本地越來越多華人希望找個好的中醫醫生. 黃先生是其中之一

 “我長期一直都是看西醫。現在我想看個中醫, 聽聽中醫的意見” 黃先生對我說。

可惜的是,斗湖慈濟這次義診沒包括中醫服務.

慈濟在國際上的免費義診包括西醫服務,牙科服務,中醫服務. 許多中外人士因為中醫諮詢和針灸治療慕名而來。

斗湖明年第三個義診,新加坡和西馬的中醫志工一定要來參與喔!。

------------------------------------------------

大小老幼有秩序地排隊註冊,耐心輪待看醫生,然後領藥。這些來看病人群中有一个重要的老人。他从中帮助, 大力支持慈濟這日義診.

JKK Abu Bakar Adel是政府任命的村长-JKK。今天他自己本身也來看看医生。

几个月前,當慈濟决定這次的義診時, 慈濟協調員去寻求阿布•巴卡爾合作。他高興地允許義診臨時營地設立在他的村內。

阿布•巴卡爾非常歡迎慈濟再來。慈濟2015年第一義診也在這個村子也在他的支持下大功告成。他是慈濟和村民之間的橋樑。

今年他再次給予最大的支持和安排,確保我們的義診再次順利進行.


證嚴上人說過:「疾病是痛苦的根源、貧窮的由來」
所以上人開啟志業中之「醫療站」及「義診」之關懷方式。

Kg Titigan 貧民村裡嚴重疾病得不到醫療護理. 作為貧病村的村长,很少人能比Abu Bakar Adel更能深深體會到證嚴上人的大愛.

“我一直熱心地提醒村民今天義診,敦促他們帶有病痛的家人來” Abu Bakar Adel告訴我。

他自己也讓医生檢查身體。

作為一个村长, Abu Bakar Adel在來義診的村民面前不佔特別優勢。
他像其他村民一樣排著隊登記,靜坐輪候,耐心等待醫生。

斗湖當地報紙” 晨報”記者採訪了他。
慈濟大愛電台也採訪了他。
-----------------------------------------------------------------------

Tuesday, August 2, 2016


2016 年8月2日Kg. Tanpa Wayar?Kg. Paya,Tanjung Batu Laut Tengah 火災

斗湖這小城呀, 一災未平又一災。一周內發生兩次火災。相隔只四天。第二個比第一個更嚴重。地點只有相隔數公里。

7月29日的第一把火在Kg Pukat,Tanjung Batu Laut摧毀了20房屋
8月2日的第二把火在Kg. Tanpa Wayar,Tanjung Batu Laut Tengah 摧毀69間

消防局當天便宣布火災後的統計給新聞媒體。這只是給報館的初期記錄。刊登的初期數字與慈濟的最後確定的數字略會有不同。

當局初期統計數是四十九間房屋被火摧毀。來自64個家庭約190人無家可歸。
慈濟最後統計數是69間房屋被毀,共99家庭無家可歸的。其中93家公民和6家非公民。

所幸只有財物損失,沒有傷亡。但有兩名消防員被火煙熏了。

火災那天,消防局在下午1:39 Pm接到求救電話。 30人員在1:47PM立即趕到現場,。

2:44PM火勢暫時性受到控制
3:48PM火勢終於被控制住

火勢不能一次過消除是因救火供水不足半途中斷。火神趁機馬不停蹄焚毀一大片簡陋木造貧民房舍。

-----------------

第二天8月3日,斗湖慈濟基金會志工到現場了解情況。他們走入災區看災場地。聶潤珠師姐開始繁忙的協調工作。慈濟的天災服務內容是急難生活補助,提供災後生活緊急紓困。

災區難者的登記,是由政府單單位執行。慈濟志工與政府單單位緊密合作。慈濟根據政府福利單位的災難者名單, 便開始第一時間膚慰關懷家屬工作。

慈濟是一個獨立的非政府組織NGO 。因此,跟進工作有自己的獨立調查。

慈濟的每一分錢都來自公眾發心拿來。不敢平白浪費掉。慈濟強調點滴不漏,每一分錢都要落到有真正需要的窮人身上。

此後兩天,聶師姐不停打了很多電話。根據災難者名單上電話號碼, 一個接一個聯繫,查詢受害者的真實情況。最後, 核准組確定了99家庭急難生活補助金。

------------------------------------------
大火已撲滅了, 恐慌平靜下來了,現在災民開始茫然失措了。

不但沒了家可歸宿,衣食已無。無盡無望的夜晚,無望無盡的明天。尤其是婦女們需要照顧家庭成員, 她們擔憂會最重,等待支援會更熱切。

災區婦女中一位是個年輕媽媽Suadi binti Munir. 她有兩個學齡孩子。他們一家10口住了36年的木房就這麼一場大火便沒了。現全家暫時寄居妹妹的屋子。

當她在憂慮著,祈望著時,小女兒過來對媽媽說,媽咪不用擔心, 慈濟很快會來幫助的。

終於真的是, 第二天她的手提電話響了, 是聶潤珠師姐打來電話,想了解她家庭災害情況,關懷慰問, 並給她承諾不久便會得到慈濟急難生活補助。

小女兒怎麼肯定慈濟會來幫忙嗎?原來小女兒曾領過慈濟的清寒家庭助學金,信心告訴她,現在家裡有難,慈濟也會會再來幫助。

Suadi binti Munir的兩個孩子都在斗湖興華學校就讀。女兒小學6年級和兒子小學5年級。

三年前,學校老師知道兩(?)個孩子家境清寒,便替他們申請慈濟助學金。在他們經濟困難時期,助學金確實為他一家減輕不少負擔。

所以,在小女孩的內心深深記住慈濟的仁慈,現在家裡有了危難,她有信心慈濟也會會再來幫助。

終於等到14-8-2016星期日慈濟發放日.Suadi的父親代表一家10口鞠躬接下慈濟急難生活補助。
------------------------------------- 第  2 部分--------------------------------------------

14-8-2016 星期日慈濟發放日。火災發生後12天。慈濟發放急難慰問金。 30多位志工來到場地,災民已排排坐好。後旁還站了許多旁觀者。

黃裕發師兄的機動組很快便設置好場地。發放活動開始了。

角落人群中,站著一位矮瘦中年婦女, 獨自莫莫望著慈濟志工 . 看一排志工彎腰鞠躬,一排災民彎腰鞠躬接下慰問金。她期待著什麼得。

關寶檢師姐注意到了她,上前愛灑,發現她也是一個受害災民,但沒份兒領到福利。政府的災難者名單中沒有她的名字,慈濟發放慰問金名單也沒有她的名字。

她也是一個受害災民,但被忽略,被漠視,被屏除。
原來她是一個非法移民。她名叫Mariana。

Mariana London.  Indonesian Passport # ARJ40900.  H/P 013-5568522. 40+. 非公民。持印度尼西亞護照。她的孩子們都長大了,有自己的家庭。

今天在人群角落中獨自莫莫望著慈濟志工,因為她住了 30年的寮房被燒為平地。寮房周圍小菜園更被熱熱火煙熏毀了。身為非公民,她沒有任何救濟,也不敢強求。只希望能繼續在這里平安生活下去。

她說,她只有兩個願望.
1- 希望地主繼續讓她租回原有小土地種菜
2- 希望資助重建一個寮房居住下去

但是,為什麼她不在救濟的名單呢?如果政府福利部的名單上沒名,慈濟的救助名單上也不會出現的。

其實,火災發生後,她與所有其他火災災民一樣向官員登記了。但該官員叫她首先去派出所(警察局)報到。到警察局報到只因她是非馬來西亞公民,持著印尼護照。根據國際法,她須由印尼政府照顧。她必須向印尼官方員登記。然而她在馬來西亞生活了30多年。這是典型的非法移民

她猶豫不決定,不去警察局報到………………………………….

三十年來,她每月Rm60租了小塊土地種植蔬菜。另外每年Rm100租住菜園的小寮棚栖身. 她種植Kangkong, Sawi, Bayam, Kachang 等蔬菜。她為斗湖居民提供廉價蔬菜。她是一個廉價勞工。

今所有都燒掉了。所幸她的印度尼西亞護照帶身邊。現在暫住在親戚家 Log Pond of Tg. Batu Laut。

現在,她有兩個擔憂。
1-地主會否火災後繼續將菜園的租回給她?
2-是否能找到援助在菜園搭回一小寮房以便晚上有個屋頂睡覺的地方?

獨自莫莫望著慈濟志工們。她沒有著落。


----------------------------------------------第  3 部分------------------------------------

Mariana Londong種植蔬菜的這塊土地,在上個世紀還是森林。事實上,鬥湖100年前是一片原始森林。英國殖民地時代由這個區一路延伸到鎮上一帶都是樹木高大的森林。當時英國殖民地醫院是建在鎮上海邊。鎮上是華人店鋪。


這些我今天看到的貧民,他們從哪裡來的呢?
這個非法木屋區,它是如何形成的?

我想解開這個疑問。

60年前這個森林地方只有幾間棚屋, 從印尼來了一個小男孩“阿智Achi”. 之後他再也沒有回過印尼. 他後來也成為馬來西亞公民.

今天慈濟發放日, Haji Achi 正好在人群中,他雖然不是災民,但作為一個長輩,尤其是作為一個“Haji哈吉”, 他也關懷村民。他也高興看到村民接受慈濟的關懷.

當年小男孩的他現在是60多歲了。今遇到到他,我高興地與他聊聊有關這個貧民區由來,想了解更多這些貧民的歷史。

Haji Ahci記得那些年代, 市場上稱重使用的都是中國人的傳統“木桿秤”來 稱重。重量單位“Kati 斤“。糖1Kati斤僅為10分錢。

今天我們使用的是“磅秤” 。重量單位“Kilogramme” 公斤。現在沒有人知道“木桿秤”了。 “Kati” 是什麼?

他記得那時合成公司仍然是一個小商人,和印尼做買賣,從印尼買進咖啡豆。英國殖民政府離開,沙巴獨立,合成開始砍木材,突然變得富有。

他以往住的森林(被砍伐) 逐漸成為今天寮屋區。就是這個發生火災的貧民區。一個鬥湖社會低收入居民的木屋區。

Haji Achi年輕的時候,在英國的馬尼拉麻(蕉麻)農場工作.
“馬尼拉麻樹看起來像香蕉樹” 他給我描述馬尼拉麻.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馬尼拉麻是什麼.

1963年英國人離開沙巴。沙巴聯合馬來亞半島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2003年,Achi去了麥加朝聖, 回來後尊稱為Haji Achi。

哈吉(al-Hajj),伊斯蘭教稱謂。意為‘朝覲者’。專用以尊稱前往伊斯蘭教聖地麥加朝覲, 並按教法規定履行了朝覲功課的男女穆斯林。

提到麥加朝聖,Haji Achi感到興奮。這一趟去麥加是他一生的驕傲。他和一大夥馬來西亞穆斯林在麥加一個月的旅行大開了眼界。

他遇到世界各地穆斯林。穆斯林不僅來自阿拉伯國家,也有來自非洲和印度。他告訴我,他還會晤了來自中國的穆斯林。

他記得年輕的時候,在這一區域的種植蔬菜的是華人。華人也在這裡種橡膠園。然後從橡膠園轉換為可可種植園。

1980年這個移民新村開始膨脹。移民數量開始增加。成什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木屋區。木屋一間 連一間。行成一個巨大的殖民區。只要一棟房子燒,便可燒毀整個區。

如今,華人不再種植蔬菜了。但菜園的蔬菜沒停過。今天,印尼移民繼續種植蔬菜的工作。

一群群辛勤的菜農裡有一位便是Mariana Londong。

----------------------------------------------第  4  部分-----------------------------------


Dayang 019-8001520. 是一位年輕媽媽.

家人替她從大火中救出一台裁縫機。另外兩部裁縫機已燒毀成無用的廢鐵。
生活在這樣的窮人區,她為什麼要擁有三台裁縫机呢?

原來她是“裁縫機輔導員”,指導顧客如何使用裁縫機,如何維護裁縫機。
所以她自己擁有多台裁縫機。

幸運的是,從火中救出那部是最新,最昂貴的一台。

作為一個裁縫機教師雖然沒有高的收入,但每月穩定薪水收入。不過火災兩個月前,她已經從裁縫學校辭職了。

“為什麼辭掉工作?” 我問。
她指一指肚子,她懷上了第二個孩子。第一個兒子現在也1歲了,需要母親在家更多的關注。於是,為了孩子她辭職在家。

火犯那天,她正好在婦女兒童診所做每月健康檢查。家母緊急來電,她從診所緊急趕回。最新的縫紉機幸被保存,其他有價值的東西已失去。
老公小小休車間沒受到影響,從而還有一些財政收入。住宿方面,在一個姐妹家臨時住宿。生活不會受到威脅。

慈濟的天災服務急難生活補助,是雪中送碳.

--------------------------

發放完成,慈濟志工隊準備離開。此時已有兩個年輕人表達熱衷幫助。

這兩名年輕村民報了名參加將來救災工作。
1- Bun 016-8199829 he is an office boy
2- Lius 011-9564345

居民今天看到慈濟為他們做的貢獻。斗湖慈濟志工隊也與日俱增

-----------------------------------全部分完成THE END  -------------------------------

Saturday, July 30, 2016

2016年7月29日Kampung Pukat, Tanjung Batu Laut 火災


斗湖這天是一個平常的日子。典型的南洋炎熱乾燥氣候。沒人預測到今天火災将會来临。

中午時分,一個飢餓的家庭因急着預備午餐,結果帶給29個無辜家庭難忘厄運。

--------------------------------
2016年7月29日是一個星期五。穆斯林信徒每逢週五中午列行舉行集體禮拜(Jummah或jummah)。

这天Ramli bin Lahid和大兒子在當地村里清真寺作週五中午禮拜。妻子和小女留在家中。

他們家在甘榜Kampung Pukat, Tanjung Batu Laut. 那是斗湖市東海岸的一個海邊村莊。合法居民和非法移民混居一起。合法房屋和非法木屋環環相扣。

就在清真寺禮拜時, 消息迅速傳開,Ramli他們的村莊著火了。父子倆匆忙趕回。但為時已晚。

木頭做的房屋讓火迅速蔓延。當他們趕到家,家已淹沒在火海中,沒有辦法營救任何東西了。

-----------------------------
1:00 PM大火開始。迅速蔓延周圍木頭房子。
2:30PM消防員終於控制火勢了。

但為時已晚, 這場火災銷毀了Kampung Pukat, Tanjung Batu 20間木屋,29 個家庭無家可歸。其中的一個家庭便是Ramli一家四口.

幸運的是,沒有人在事件中受傷。

當局仍在調查起火原因中。但Ramli的小女兒急不可待要讓我知道起火原因。因為起火正是在她家附近。

她說有一家人想趕快烤幾條魚來吃午飯。為了讓爐頭木碳更快火汪起來,有人便淋點汽油試試吧。汽油是汽車用的易燃品,易燃品要遠離廚房,爐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客廳吊頂及廚房是火災中危險性最大的部位。怎麼來的他們會使用汽油來起火呢?火勢迅速蔓延成沖天大火。

就這樣一個小小廚房用火不慎,29 個家庭留離失所。


-----------------------------
Rosdiana binti Nakip 是Ramli 的妻子。大火時碰巧和女兒在家。母女倆想盡辦法阻止火勢燒過來,用上所有能拿到的水。但海邊風大,木屋易燃。杯水救薪只是徒勞。母女倆慌忙大火逃生。

紛紛離開時也來不及搬離一些家居用品,但好在帶上了身份證和出生證等重要文件。

大火後,木屋燒剩支架殘骸。木屋居民原本已是社會低收入群體, 現在更被火神化為一無所有。明日前路茫茫。

Ramli幸虧同村有親戚, 他一家災後寄居親戚家。政府還提供火災受害者糧食和生活必需品.

幾天后,慈濟志工們也到來物資發放工作。物資包括白米一包,各種乾麵數包。經濟援助 Rm500.

見到Ramli, 他對我說:“所有東西都被燒毀,只留下我身上穿的衣服”。
他女兒告訴我:“我的書包,我所有的書本和我的校服都沒了”

Ramli 和妻 Rosdiana binti Nakip 有兩個還上學的孩子. 大兒子在St. Patrick Secondary School 念初三。女孩在SK Bandar Tawau Dua 念小學四年級。

Ramli 原本在一個木山營地工作。但沙巴州樹木幾乎被砍伐光了。木山公司幾年前停業。他也失業到今。妻Rosdiana 是一個普通工人,月入僅Rm800. 一家四口僅靠母親微薄區區月入Rm800,生活已沉重。現來一個意外的火災,帶來了更深的家庭困難。

災後的社會福利署和非政府機構幫助,社會上各種不同的支援服務和關心,災民非常的感激。

Ramli 及Rosdiana領到慈濟提供物資與經濟援助, 夫妻倆非常感謝慈濟提供的災後協助。

Monday, July 18, 2016

2016-07-17 SUN

我分享今天培訓課程一些感想:
慈濟志工培訓課程內容之一 “慈濟之美,美在團體,團體之美,來自個人” 。志工個人之美 包括端莊。今天培訓課程注重學員食的威儀。
。 。 。 。 。 。 。 。 。 。 。 。 。 。 。 。
想起三十年多前,一天在台灣工作的朋友回來。久見的我們一起出外吃飯閒聊。閒談中他有意無意提到台灣的佛教訓練教徒如何吃飯:必須坐直,不說話,必須托起飯碗。飯菜不可掉桌和地上,走路身體不搖擺.....等等
他說得認真,我聽了更加對外國台灣嚮往了。心想,這是好事,未來我有孩子時便送去佛教那兒去教育教育吧...。
但我和他都對佛教沒有興趣,他又為什麼突然想到人家佛教他們的如何如何吃飯呢?
過後慢慢回想,肯定是他見周圍餐桌的食客吃相不夠文雅。我們海外華人的食儀確有待改善。 1來吵 2來亂 3來臟。有失文明。這個有外國見識回來得朋友看不上眼難免要分享分享他一些心得了。 。 。 。
。 。 。 。 。 。 。 。 。 。 。 。 。 。 。 。
這麼多年前了,快忘記了。
就在快忘記當兒, 今天偶爾在慈濟學習了”食的威儀“
慈濟的培訓課程注重食的威儀,我學習拿碗的方法。慈濟食的威儀裡,拿碗筷要「龍口含珠,鳳頭飲水」,吃飯要細嚼慢嚥。
感謝慈濟,培訓一個人應該顯現的端莊氣質。